现在正处在炎热的夏天,很多人都会选择区游泳馆游泳,但是小孩子游泳需要格外注意,每年因为小孩贪玩溺水而死的孩子有很多,所以,为了里面悲剧的发生,家长要陪同,并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,那么,孩子溺水后可以倒背吗?溺水用倒背的方法急救靠谱吗。
1、溺水得急救措施
关于溺水你不得不知的两大误区:
误区一、只要溺水不超过1小时就可以救活?
——胡说八道
长时间的溺水会造成溺水者的呼吸、心跳停止、脑部出现缺氧,严重的甚至发生脑死亡,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。一般情况下,心脏骤停4-6分钟,脑组织就发生*性伤害;心脏骤停10分钟,就出现脑死亡了。所以,溺水超过一个小时是不可能救活的,说到此处,贾大成更是情绪激动的表示:“只要溺水不超过一小时就可以救活,这就是胡说八道”。
误区二、倒背着孩子跑步急救能控水?
——根本无需控水
很多人认为上述“倒背着孩子跑”是一种“控水”的方法,因此对抢救是有效的。但贾大成表示:抢救溺水者时,一律不应该进行控水。贾大成指出原因有三点:
*一,溺水者早期因喉头痉挛、声门闭锁而没有吸入水分(称“干性溺死”);即使患者通过呼吸道吸入了大量水分(称“湿性溺死”),这些水分也已经进入血液循环。
第二,控水时容易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,反而会阻塞气道,还可能导致肺部感染。
第三,控水还延误了心肺复苏的时间,使溺水者丧失很佳复苏时机。
是否一定不能够控水?大家之所以会选择控水,是因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,一直认为既然水进入了肺内,甚至进入了消化道,控水是理所当然的、无可争议的。
但如果为淡水溺水,淡水含盐量0,人体血浆含盐量约0.9%,由于淡水的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,已经进入肺内的水分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,肺内的水分会明显减少或消失。
若是海水溺水,海水含盐量约3.5%,由于海水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,机体的水分会进入肺内,肺内的水分则会越来越多,致使肺部“淹溺”。
因此,海水溺水控水,而淡水溺水无须控水。
循证医学早已有定论,《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》也明确指出:溺水无需控水!
因此,在抢救落水时抓紧心肺复苏的时机,避免异物阻喉,还是不要控水的好~
正确的溺水急救措施是什么?
步骤:
1.尽快将溺水者移至安全地带,并注意自身安全。
2.一律不控水,对心脏骤停的溺水者,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操作之前,先开放通道,要先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水草、泥沙等,头偏向一侧,让鼻子里的水流出来,再做口对口出气,很后再做胸外心脏按压,按ABC的复苏操作顺序。如无呼吸、有心跳,则无须做胸外心脏按压。
3.同时,呼叫救护车,向医务人员求助。
4.如有外伤,立即处理头、颈部损伤。
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超过10分钟,也不要轻易放弃:
通常,心脏骤停>4—6分钟,脑组织则发生*性损害;>10分钟,脑死亡。而溺水导致的心脏骤停,即使>10分钟,亦应积极抢救。
原因有二:
*一,潜水反射
○呼吸先停,心跳不立即停止,脑的循环则未中断;心率减慢,可降低心肌耗氧量。
○周围血管收缩,以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。
第二,低温环境,可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,使脑组织耐受相对长时间的缺血缺氧。
除此之外,贾大成还特别提醒广大市民:游泳的季节到了,大家要传播正确的急救措施,不要听信网络谣言,千万不能传播任何有错误的信息,害人害己。
本文为凤凰健康原创,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来源(微信号:ifeng-health)
2、游泳前准备运动
首先应增加体内热量,以适应游泳时的冷水刺激。可吃些肉类、鸡蛋、蛋白质,还应适当吃些甜食。
其次是增加钠、钙、磷的补充。这几种元素对增加神经、肌肉的兴奋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夏天出汗多,抽筋者还应注意补充淡盐水和维生素B1。同时,游泳时间不宜过长,疲劳或饥饿时不宜游泳。
准备活动应充分:先用冷水淋浴或用冷水拍打身体及四肢,对易发生抽筋的部位可进行适当的按摩。如果平时能够坚持冷水浴,就可提高身体对冷水刺激的适应能力,从而有效地避免游泳时发生腿抽筋。
发生抽筋不要慌:游泳发生小腿抽筋时,要保持镇静,惊恐慌乱会呛水,使抽筋加剧。先深吸一口气,把头潜入水中,使背部浮上水面,两手抓住脚尖,用力向自身方向拉,同时双腿用力抻。一次不行的话,可反复几次,肌肉就会慢慢松弛而恢复原状。上岸后及时擦干身体,注意保暖,对仍觉疼痛的部位可做适当的按摩,使之进一步缓解。1.头部向前后左右转动,拉伸颈部肌肉,重复10次。
2.单臂轮流向后绕肩,然后双臂同时绕肩。
3.单臂上举,向对侧弯腰并尽量伸展,换臂重复。
4.双腿并拢向前伸直坐于地上,双手向前伸以触到脚趾,保持,然后重复。
5.一手经脑后伸向对侧肩部,肘尖向上,另一只手握住其肘部向对侧牵拉。换手臂,重复。
6.两腿分开伸直坐于地上,身体弯向一侧使面部靠向膝盖,换一侧重复。
7.一腿向前伸直,一腿向后弯曲坐于地上,躯干向前伸展,然后向后仰身。重复几次,换另一条腿。同时轻转脚踝。